104年國中教育會考 自然科試題
1.圖(一)是生物進行某種生理作用的示意圖,圖中箭頭代表能量或物質在葉片中的進出,此生理作用最可能是下列何者?
(A)呼吸作用
(B)蒸散作用
(C)光合作用
(D)觸發運動
答案 C
2.小臻取石墨、硫、鋁和銀四種物質中的其中一個,來進行如圖(二)所示的二個實驗,根據實驗結果判斷,她最可能是取哪一個物質來進行實驗?
(A)石墨 (B)硫 (C)鋁 (D)銀
答案 A
3.小樺突然想到海邊觀察星象,而去請教氣象專家。專家說現在天氣圖上本地是被標記為「L」的天氣系統籠罩,建議他改天再去。專家會做出如此建議,可能是當此天氣系統籠罩時,將會造成下列何種影響?
(A)天空不利雲層發展,容易有月光造成光害
(B)海水會是滿潮狀態,海邊可活動空間較少
(C)大氣中水氣易凝結,觀星的視野會受遮蔽
(D)紫外線指數會偏高,不適合安排戶外活動
答案 C
4.某人分別於甲、乙二區種植具有抗蟲基因的棉花及一般棉花,中間以道路相隔,如圖(三)所示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發現乙區的棉花也具有此抗蟲基因,產生此現象的原因,最可能是棉花的下列哪一構造傳播所造成?
答案 B
5.若以箭頭方向表示電流方向,則下列選項中哪一個電路裝置表示的電流方向正確?
答案 B
6.某地區樹林中棲息著一種蛾,依身體顏色可分成深色蛾和淺色蛾,其主要的天敵為鳥類。圖(四)為某段期間內深色蛾及淺色蛾數量變化的示意圖,圖中灰色部分標記為甲、乙兩時期。若依天擇說解釋甲或乙時期蛾的數量變化,下列何者最合理?
(A)在甲時期內鳥類較易發現深色蛾
(B)在甲時期內淺色蛾突變成深色蛾
(C)在乙時期內鳥類的數量逐年下降
(D)在乙時期內環境適合淺色蛾生存
答案 D
7.圖(五)為某古裝劇的一段對話,部分劇情雖為杜撰,但對話中所提到的內容符合科學原理。已知草灰水溶液為鹼性,根據對話內容,判斷圖中進行了何種類型的反應?
(A)酯化反應
(B)皂化反應
(C)酸鹼中和
(D)氧化還原
答案 B
8.阿問以手施一大小為F的作用力,水平向東推木樁,木樁仍然立著不動,手受到木樁回推一個反作用力。關於其反作用力的作用情形,下列何者正確?
(A)木樁同時以大小為F的反作用力,水平向西回推阿問的手
(B)木樁同時以大小大於F的反作用力,水平向西回推阿問的手
(C)木樁同時以大小為F的反作用力,水平向東回推阿問的手
(D)木樁同時以大小大於F的反作用力,水平向東回推阿問的手
答案 A
9.下列何者不是搬運作用的現象?
(A)屏東的漂流木隨海水漂流到小琉球
(B)冰島的火山灰隨風飄送到歐洲各地
(C)綠島的火成岩隨板塊聚合漸漸往臺東靠近
(D)太魯閣的大理岩碎塊被河水帶至花蓮海邊
答案 C
10.小琪要從圖(六)的甲、乙兩罐藥瓶中取出適量藥品進行實驗,根據藥品名稱判斷,最適合取用此兩種藥品的器材分別為下列何者?
答案 C
11.有五個大小不同的實心金屬球,小莉分別將這些金屬球丟入水中,利用金屬球排開水的體積來量得這些金屬球的體積(V),並以天平量測其質量(M),最後將結果描繪如圖(七)。她發現圖上各點恰可連成一條直線,且此直線通過原點,則她提出下列哪一個說明來解釋此一現象最合適?
(A)因為這些金屬球的密度相同
(B)因為這些金屬球的比熱相同
(C)因為這些金屬球的形狀相同
(D)因為量測球體積的方法相同
答案 A
12.圖(八)為一則新聞報導的畫面與資訊,報導中指出:「一輛載運廢土的砂石車突然起火,消防人員灑水灌救,反而造成爆炸。原來是廢土中含有鋁粉,遇到熱水會激烈反應,甚至會爆炸。鋁為活性很大的物質……。」下列哪一類的元素碰到水會進行和上述鋁粉碰到熱水相似的反應?
(A)與氬同一族的非金屬元素都會
(B)與氬同一週期的非金屬元素都會
(C)與鉀同一族的金屬元素都會
(D)與鉀同一週期的金屬元素都會
答案 C
13.下列關於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的說明,何者最為合理?
(A)自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大量增加,地球上才開始有溫室效應
(B)二氧化碳的增加會吸收更多地表輻射,是全球暖化的主因之一
(C)全球暖化的主因,是人類為了生活所需燃燒燃料時排放了過多熱量
(D)減緩全球暖化最佳的方式,是以其他化石燃料來取代總量有限的石油
答案 B
14.一條彈簧的上端固定於支架上,下端未吊掛物體時,彈簧的長度為10cm。在其下方吊掛一個質量未知的物體甲,彈簧的總長度變為12cm,接著在物體甲的下方,再加掛一個60g的砝碼,則彈簧的總長度變為15cm。若移除物體甲與砝碼後,彈簧恢復原長,則物體甲的質量應為多少?
(A)24g (B)40g (C)48g (D)75g
答案 B
15.如圖(九)所示,甲、乙為一臺複式顯微鏡上兩種不同倍率的物鏡。小閔使用此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,他按照使用顯微鏡的標準步驟依序開始操作,有關物鏡的轉換及視野亮度的變化,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?
(A)先用甲再轉換到乙,視野亮度變暗
(B)先用甲再轉換到乙,視野亮度變亮
(C)先用乙再轉換到甲,視野亮度變暗
(D)先用乙再轉換到甲,視野亮度變亮
答案 A
16.「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」為 1 天文單位。下列敘述中的距離,何者大於1天文單位?
(A)太陽與月球間的最長距離
(B)地球與月球間的最長距離
(C)太陽與金星間的最短距離
(D)地球與金星間的最短距離
答案 A
17.如圖(十)所示,在一個槓桿兩側分別以細繩吊掛臘肉與烤鴨,吊掛後槓桿仍保持水平平衡。此時臘肉使槓桿產生0.2kgw.m的逆時鐘力矩,若槓桿、細繩的質量與支點處的摩擦力皆忽略不計,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(A)臘肉的質量為2kg
(B)烤鴨的質量為4kg
(C)烤鴨產生的順時鐘力矩為0.2kgw.m
(D)烤鴨產生的順時鐘力矩為0.4kgw.m
答案 C
18.有一種天氣系統,在西北太平洋稱為「颱風」,在澳洲附近則稱為「氣旋」,但兩者其實是相同的天氣系統,只是在不同地區採用不同的稱呼。下列有關颱風與氣旋的敘述,何者錯誤?
(A)二者都是低氣壓系統
(B)二者所伴隨的天氣現象大致相同
(C)近地面的氣流都是順時鐘方向旋轉
(D)地面附近的空氣是由外圍往中心流動
答案 C
19.圖(十一)為某實驗的步驟圖,步驟四完成後,觀察到試管內的液體分成兩層。如果僅將其中的一個步驟修改,其他步驟不變,則下列四種修改方式及其結果的描述,何者正確?
(A)步驟一的乙酸改成同體積的食醋,反應速率會減慢
(B)步驟二的濃硫酸改成滴入5~6滴,反應速率會減慢
(C)步驟二的濃硫酸改成同濃度的醋酸,反應速率會增加
(D)步驟三改成置於同體積冷水中一段時間,反應速率會增加
答案 A
20.某原子由質子、電子與中子三種粒子所組成,表(一)列出這些粒子的部分資訊(未依照順序),根據這些資訊,判斷表格①、②、③與④填入的內容,何者是合理的?
(A)①:質子
(B)②:電子
(C)③:帶負電
(D)④:位於原子核外
答案 D
21.圖(十二)為某種植物莖部橫切面的構造示意圖。已知「介殼蟲」是以此種植物韌皮部中的汁液為食,若想分析介殼蟲所吸取的成分,則應選擇圖中的哪一部位進行研究最合適?
(A)甲 (B)乙 (C)丙 (D)丁
答案 A
22.當小庭看到驚悚畫面時,兩眼直視但身體刻意保持不動,而小瑋看到驚悚畫面時,則是大聲尖叫且用手遮眼。比較兩人從接受刺激到產生反應的相關敘述,下列何者最合理?
(A)兩人的反應都是屬於反射作用
(B)兩人的反應都有藉著肌肉來表現
(C)小庭在此過程中的受器是眼睛;小瑋的受器則是手
(D)小庭只有感覺神經參與傳導;小瑋只有運動神經參與傳導
答案 B
23.圖(十三)為板塊構造運動示意圖,甲、乙、丙分別代表三個地點。依據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判斷,下列有關圖中板塊的敘述何者正確?
(A)甲、乙皆位在同一個板塊上方
(B)甲、丙之間至少畫出兩種板塊邊界
(C)乙、丙之間的距離不會隨時間而改變
(D)甲、乙之間軟流圈較淺是板塊擠壓造成的
答案 B
24.圖(十四)為人體內甲、乙兩種器官各自的動脈及靜脈血液中氧氣含量之示意圖。根據此圖推測,紅血球從獲得氧氣到釋出氧氣的運輸過程中,有關血液流經甲、乙及心臟的途徑,下列何者最合理?
(B)甲→乙→心臟
(C)乙→心臟→甲
(D)乙→甲→心臟
答案 C
25.已知水稻中某種特殊香味的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所控制,包含具此香味和不具此香味兩種特徵。某研究人員將皆不具此香味的水稻甲和乙進行授粉,其子代水稻丙不具有此香味,而子代水稻丁具有此香味。在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,根據遺傳法則推測水稻甲、乙、丙及丁的基因型,下列何者無法確定?
(A)甲 (B)乙 (C)丙 (D)丁
答案 C
26.怡君在夜市玩射飛鏢,她將三支飛鏢射在旋轉圓盤上的甲、乙、丙三位置,飛鏢仍持續隨著圓盤中心旋轉,而旋轉過程的某一瞬間如圖(十五)所示,若選項中箭頭僅代表力的方向,則此時三支飛鏢所受的向心力方向為下列何者?
答案 A
27.將導線鉛直穿過水平紙板,並在距導線東、南、西、北2cm處放置磁針甲、乙、丙、丁,四個磁針N極均指向北方,如圖(十六)所示。通以方向向下的電流後,發現有三個磁針N極未指向北方,接著改通以方向向上、大小相同的電流後,發現也有三個磁針N極未指向北方,則四個磁針在先後兩次通電時,磁針N極均未指向北方的是哪兩個?
答案 C
28.阿永取1L的0.5M氯化鋇(BaCl2)水溶液與1L的0.5M硫酸鈉(Na2SO4)水溶液混合,立刻產生白色沉澱。他將溶液過濾,取出沉澱物進一步實驗,確認成分為硫酸鋇,含量為0.5莫耳,而過濾後的澄清濾液,經測試發現在室溫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,則濾液中「主要的」導電粒子為下列何者?
(A)H+、OH-
(B)Na+、Cl-
(C)Ba2+、Cl-
(D)Na+、SO42-
答案 B
29.表(二)中兩個音階的唱名同為Do,但中央C與高音C的頻率卻不相同。若兩者在相同條件空氣中的傳播速率相同,波長分別為λ1、λ2,則 為多少?
(A) 0.25 (B) 0.5 (C) 1 (D) 2
答案 D
30.圖(十七)為小珊進行X、Y、Z三個實驗的裝置示意圖,已知此三實驗均有氣體產生,且實驗Y與實驗Z反應開始後,前30秒所產生的氣體均不收集,則甲、乙、丙、丁四支試管,哪兩支試管所收集到的氣體具有可燃性?
(A)甲與丙
(B)甲與丁
(C)乙與丙
(D)乙與丁
答案 A
31.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個經度相同的地點,其緯度與海拔高度資料如表(三)所示。在四個地點鉛直立起高度相同的旗桿,於正午日照下投影到水平地面的桿影長度分別為L甲、L乙、L丙、L丁。若不考慮天氣與地形遮蔽等因素,在北半球夏至正午時,關於L甲、L乙、L丙、L丁的大小關係,下列何者正確?
(A)L甲>L乙>L丁>L丙
(B)L甲=L丁>L乙=L丙
(C)L乙=L丙>L甲=L丁
(D)L丁>L丙>L甲>L乙
答案 D
32.如圖(十八)所示,將五個完全相同的木塊以細線連接,再以固定的水平力F拉動木塊,使五個木塊以相同速度在無摩擦力的水平桌面上作直線運動。剛開始五個木塊的加速度大小同為2m/s2,一段時間後,將某一位置的細線剪斷,已知剪斷後仍被相同的水平力F拉動的木塊其加速度變為2.5m/s2,若忽略細線質量,則剪斷細線的位置,應是圖上P、Q、R、S哪一個位置?
(A)P (B)Q (C)R (D)S
答案 A
33.某一終年有冰雪覆蓋的小島,島上冰雪覆蓋面積百分比隨時間的變化情形如圖(十九)所示。根據圖(十九)推測,此種變化週期與下列何者的週期最相近?
(A)地球自轉
(B)潮汐漲落
(C)月球繞地球公轉
(D)地球繞太陽公轉
答案 D
34.圖(二十)為小毅某次考卷的部分內容:
此題小毅答錯,老師要他回去訂正,則他只需修改第一行算式中的哪一個數值,就能獲得正確答案?
(A)將100改為126
(B)將0.58改為1.26
(C)將30改為25
(D)將30改為55
答案 A
35.老師在上「元素與化合物」的課程時,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後,在小卡上分別寫出元素和化合物各一個例子,下列哪一組的舉例最符合老師的要求?
答案 B
36.若將主要影響臺灣 5、6月天氣的鋒面稱為鋒面甲,影響11、12月天氣的鋒面稱為鋒面乙,則下列對於上述鋒面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鋒面甲會造成過境地區降雨,鋒面乙則幾乎不會降雨
(B)鋒面乙的移動速度較鋒面甲慢,常在臺灣附近徘徊或停滯不動
(C)鋒面甲、乙其實是同一種鋒面,因此過境地區的氣溫都會大幅降低
(D)鋒面甲、乙都是氣團的交界處,只因氣團的強弱不同而形成不同鋒面
答案 D
37.表(四)為海中四種動物的代號、名稱及特徵,若要以脊椎骨的有無作為分類依據,則下列哪一分類結果最合理?
(A)一組為甲、乙;另一組為丙、丁
(B)一組為甲、丁;另一組為乙、丙
(C)一組為乙;另一組為甲、丙、丁
(D)一組為丙;另一組為甲、乙、丁
答案 D
38.圖(二十一)為人體進行呼吸運動時,橫膈位置變動的示意圖。利用藍色氯化亞鈷試紙可檢測人體呼出氣體中的某物質。有關呼氣時橫膈位置的變化及可使試紙變色的物質,下列何者正確?
(A)甲→乙,水
(B)甲→乙,二氧化碳
(C)乙→甲,水
(D)乙→甲,二氧化碳
答案 C
39.桌面上由左至右擺放著紅色、白色、綠色三張相鄰的圖卡,左端放置一平面鏡與桌面垂直,圖卡間相鄰位置與平面鏡上P點的角度關係,如圖(二十二)所示。今將藍色光線以入射角X度入射在平面鏡P點,看見光線反射後落在圖卡上形成藍色光點,依上述條件推論,下列何者最可能為X的數值?
(A)35 (B)40 (C)50 (D)75
答案 C
40.已知二氧化碳、葡萄糖的分子量分別為44、180。葡萄糖在無氧密閉環境中經由酵母菌發酵的反應式為:
現有3×1024個葡萄糖分子,經由酵母菌發酵後,最多約可產生C2H5OH多少公克?
(A)220 (B)230 (C)440 (D)460
答案 D
41. 唾液中的甲物質可催化澱粉的分解,胃液中的乙物質則可催化蛋白質的分解,若推測甲、乙兩物質本身的主要成分,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?
(A)甲、乙成分皆為澱粉
(B)甲、乙成分皆為蛋白質
(C)甲成分為澱粉,乙成分為蛋白質
(D)甲成分為葡萄糖,乙成分為胺基酸
答案 B
42.老師請阿民和阿仁各設計一個電路,此電路需同時達到下列三個要求:
1、包含三個電阻器和一個電池。
2、流過三個電阻器的電流大小相同。
3、三個電阻器的電功率相同。
阿民和阿仁設計的電路圖如圖(二十三)所示,若忽略導線電阻和電池內電阻,則關於兩人的設計圖是否符合老師的三個要求,下列何者正確?
(A)只有阿民符合
(B)只有阿仁符合
(C)阿民和阿仁都符合
(D)阿民和阿仁都不符合
答案 C
43. 圖(二十四)為自然界中氮循環部分途徑的示意圖,其中甲、乙為能進行氮的轉變反應之生物。依此圖推斷甲、乙所屬的生物類別,下列何者最合理?
(A)甲屬於植物,乙屬於動物
(B)甲屬於動物,乙屬於植物
(C)甲屬於微生物,乙屬於動物
(D)甲屬於微生物,乙屬於微生物
答案 D
44.一個實驗裝置如圖(二十五)所示,在兩個彈簧秤下方分別吊掛重物甲、乙,再將重物浸入純水中,待重物靜止後,兩個彈簧秤的讀數皆為100gw。已知甲、乙的質量分別為200g、300g,若甲、乙的密度分別為D甲、D乙,則D甲:D乙最接近下列何者?(兩彈簧秤均可測量至500gw)
(A)1:1 (B)1:2 (C)2:3 (D)4:3
答案 D
45.某次出遊時,小明朝自己頭頂附近的天空拍攝得到甲照片,在30天內的某日舊地重遊,於同一地點朝自己頭頂附近的天空拍攝得到乙照片,兩張照片如圖(二十六)所示,其中白色部分是當時小明看到的月相。圖(二十七)是月球、地球與太陽光相對關係示意圖,黑點代表地球北極,參考圖(二十七)並根據月相與拍攝方位判斷,下列有關兩照片拍攝時間間隔的推論,何者較合理?
(A)相隔約7天
(B)相隔約14天
(C)相隔約21天
(D)相隔約30天
答案 C
46.圖(二十八)為小怡在20℃時進行實驗的步驟示意圖:
若溶解醋酸鈉(CH3COONa)的過程中,溶液溫度均維持20℃,根據實驗結果可知,在20℃時飽和的醋酸鈉水溶液,其重量百分濃度會在下列哪一個範圍內?
(A)23.0%~37.5%
(B)37.5%~47.5%
(C)47.5%~60.0%
(D)60.0%~90.0%
答案 A
請閱讀下列敘述後,回答47~48題
「菰草」是生長在水邊的一種開花植物,而「菰黑穗菌」則是一種真菌,當菰草被菰黑穗菌感染時,會導致菰草的莖部因為細胞增生而膨大,形成我們的食物──茭白筍。 受感染的植株無法正常開花結果,所以農民為了得到更多的茭白筍,會切下許多此植株的嫩莖種植,使得菰黑穗菌隨之繼續在這些植株中生長,而太晚被採收的茭白筍,其內部會出現許多黑點。 |
47.根據本文,關於茭白筍的敘述,下列何者最合理?
(A)茭白筍內增生的細胞是由減數分裂而來
(B)菰黑穗菌使菰草的生殖器官膨大成茭白筍
(C)農民繁殖的茭白筍植株之基因和親代完全相同
(D)農民繁殖茭白筍植株的方式可增加植株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
答案 C
48.茭白筍內出現的黑點如圖(二十九)所示。根據本文,黑點可能是由下列何者所組成?
答案 B
請閱讀下列敘述後,回答49~50題
美國 德州一家化學肥料工廠發生大爆炸,疑似因為原料「無水氨」儲存不當而造成。如圖(三十)新聞畫面所示,「無水氨」在此處指的是液態的氨氣,「無水氨」在高溫環境下突然汽化而產生高壓,或是遇到強氧化劑(例如含硝酸根離子NO3-的物質),都可能爆炸。 |
49.根據圖中判斷,從正常狀態到形成「無水氨」,最可能經過下列何種過程?
(A)吸熱的化學變化
(B)吸熱的物理變化
(C)放熱的化學變化
(D)放熱的物理變化
答案 D
50.根據文中所述,「無水氨」和硝酸根離子進行反應時的反應類型,依序為下列何者?
(A)氧化反應;還原反應
(B)氧化反應;氧化反應
(C)還原反應;還原反應
(D)還原反應;氧化反應
答案 A
請閱讀下列敘述後,回答51~54題
老師帶著筱喬與同學到野外進行地質考察,一行人沿著水平的公路慢慢走,並觀察路旁山壁上的水平連續岩層。已知該區的岩層未發生上下翻轉與褶皺,且只在乙點發現斷層。圖(三十一)為考察路線示意圖,起點與終點的位置以星號標示,黑點是停留觀察的位置,筱喬當天繪製的岩層剖面示意圖與觀察紀錄如表(五)所示。
1 |
51.下列四者是筱喬根據她的紀錄,提出關於甲點岩層的說明或推論,則四者中何者最不合理?
(A)深色的頁岩應該是沉積岩的一種
(B)該頁岩形成時的環境應為陸地環境
(C)貝類與珊瑚可能曾同時生活在同一地點
(D)從貝類生存年代可推測頁岩的年代範圍
答案 B
52.根據老師的結論,若筱喬在甲點進行檢測實驗時,收集產生的氣泡並通入蒸餾水中,則形成溶液的過程,[H+]和pH值分別會有何種變化?
(A)兩者都變大
(B)兩者都變小
(C)[H+]變小;pH值變大
(D)[H+]變大;pH值變小
答案 D
53.地質考察結束後,筱喬想將乙點的岩層剖面示意圖繪製完整,根據紀錄內容判斷,筱喬完成的圖最可能是下列何者?
答案 A
54.若下列選項中,有一項為筱喬進行野外觀察時,起點至終點間的路徑長(d)與時間(t)關係圖,其中各時間點的路徑長均對應起點,考慮筱喬行進時速率的合理性及此圖的正確性,假設筱喬在各點停留觀察時均站立不動,則此圖最可能為下列何者?
答案 D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