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08國中會考自然科第28題
題目
液態N2O4與N2H4是火箭常使用的燃料,這二種物質混合並於適當條件下反應,可產生N2、H2O及大量熱能,而得以推動火箭順利升空。上述反應中,關於N2O4的敘述,下列何者正確?
(A)因進行氧化反應,所以為氧化劑
(B)因進行氧化反應,所以為還原劑
(C)因進行還原反應,所以為氧化劑
(D)因進行還原反應,所以為還原劑
(A)因進行氧化反應,所以為氧化劑
(B)因進行氧化反應,所以為還原劑
(C)因進行還原反應,所以為氧化劑
(D)因進行還原反應,所以為還原劑
答案
C
解析
本題主要是問氧化還原反應。
氧化與還原反應必相伴發生,凡涉及氧的得失之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。
(1)還原劑:被氧化的物質有還原另一物質的能力。
(2)氧化劑:被還原的物質有氧化另一物質的能力。
N2O4 + 2 N2H4 → 3 N2 + 4 H2O
N2O4 → N2 ( N2O4失去氧,還原為N2 是還原反應。)
N2O4進行還原反應,N2O4可氧化其他物質,本身當氧化劑。
(C)選項, 因進行還原反應,所以為氧化劑是正確。
所以答案選C。解題技巧
本題中的關鍵詞「N2O4與N2H4」、「產生N2、H2O」,N2O4 → N2 ( N2O4失去氧,是還原反應。) ,N2O4本身當氧化劑。
知識節點
氧化還原反應
原理
一、物質與氧結合的反應,稱為氧化反應,反應後的產物稱為氧化物。
舉例:2 Mg + O2 → 2 MgO
1.氫能和某些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,使氧化物失去氧,產生出元素狀態的金屬,稱為還原反應。
舉例:CuO + H2 → Cu + H2O
2.氧化與還原反應必相伴發生,凡涉及氧的得失之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。
舉例:CuO + H2 → Cu + H2O
(1)還原劑:被氧化的物質有還原另一物質的能力,如上式中的氫。
(2)氧化劑:被還原的物質有氧化另一物質的能力,如上式中的氧化銅。
二、狹義的氧化還原定義
1.涉及氧的得失:
舉例:碳 + 氧化鐵 → 鐵 + 二氧化碳
碳和氧結合:碳進行氧化反應,產生二氧化碳。
碳為還原劑:具有還原其他物質的能力,本身為氧化反應。
氧化鐵失去氧:氧化鐵進行還原反應,產生為鐵。
氧化鐵為氧化劑:具有氧化其他物質的能力,本身為還原反應。
舉例:2 Mg + CO2 → C + 2 MgO
Mg:氧化反應,為還原劑。
CO2:還原反應,為氧化劑。
三、廣義的氧化還原定義
1.涉及電子的得失:
(1)氧化反應:失去電子的反應。
(2)還原反應:得到電子的反應。
舉例:Cu + 2 Ag+ → Cu2+ + 2 Ag
氧化反應:Cu → Cu2+ + 2 e-
還原反應: Ag+ + e- → Ag
Cu:氧化反應 還原劑。
Ag+:還原反應 氧化劑。
四、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強弱判別
(1)最強的還原劑:活性最大的元素,本身最容易被氧化。
例:K、Na
(2)最弱的還原劑:活性最小的元素,本身最不易被氧化。
例:Cu、Hg
(3)最強的氧化劑:活性最小的元素氧化物,本身最容易被還原。
例:CuO、HgO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