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國中會考自然科第10題
題目
圖(五)列出四位科學家所提出的學說或發現,並依照年代順序排列,圖中以代號甲~丁來表示粒子或結構的名稱:
關於甲~丁的正確名稱,依序應為下列何者?
(A)原子核、電子、原子、質子
(B)原子核、質子、電子、原子
(C)原子、質子、原子核、電子
(D)原子、電子、原子核、質子
答案
D
解析
本題主要是問原子結構的發展史。
甲:道耳頓原子說,一切物質都是由甲(原子)的微小粒子所組成,這種粒子不能再分割。
乙:湯姆森從原子中分離出帶負電的乙(電子)。
丙:拉塞福發現原子大部分是空空的,而在原子的中心,有一個體積很小,質量很大的小區域,稱為丙(原子核)。
丁:原子核有帶正電的丁(質子) ,質子與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。
(D)選項,原子、電子、原子核、質子是正確。
所以答案選D。
解題技巧
本題圖(五)中的關鍵科學家「道耳頓」提出原子說、「湯姆森」發現電子,「拉塞福」發現原子核、質子。
知識節點
道耳頓原子說
原子結構
原理
一、道耳頓原子說
1.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的微小粒子所組成,這種粒子不能再分割。
2.相同元素的原子其質量與大小均相同;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質量與大小均不同。
3.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組成。
4.化學反應是原子間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成另一種物質,在反應過程中,原子不會改變它的質量或大小,也不會產生新的原子或使任何一個原子消失。
舉例: 2個氫分子 + 1個氧分子 → 2個水分子
(1)說明:反應前後,原子的種類、個數不變,只是排列方式改變而已。
(2)化學反應的變化
不變:原子的質量、種類、個數。
改變:原子排列、分子種類。
(3)重要:道耳頓提到一切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,但後來研究結果發現許多物質是以分子型態存在。
二、原子結構
1.湯姆森發現帶負電的電子,原子是密度均勻且帶正電的球體,而帶負電的電子像是布丁中的葡萄乾。
2.拉塞福發現原子大部分是空的,而在原子的中心,有一個體積很小,質量很大的小區域,稱為原子核,電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,而在外圍環繞。
3.拉塞福原子模型:
(1)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的電子構成。
(2)原子核帶正電,在原子中央,體積小,質量大。電子受原子核吸引,而在外圍環繞。
(3)電子環繞的範圍,為原子的大小。
(4)若把電子在原子核外圍環繞的範圍想像為操場,原子核的大小像在操場中心的硬幣。
4.查兌克發現中子。
5.原子的構成
(1)最先被發現的粒子為:電子。
(2)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。
(3)原子核由質子(正電)、中子(不帶電)所組成,在原子的中心。(帶正電)